目前分類:工業資訊 (180)
- Mar 17 Thu 2016 11:34
想不起來?忘不了?未來或許能自己掌握記憶
- Mar 17 Thu 2016 11:34
人類才是最好的機器人?賓士彈性產線改用人類勞工

歐洲車廠一向是汽車業自動化的先鋒,尤其是在所謂「工業 4.0」的口號下,許多人想像德國車廠會是第一批徹底機器人化,達成幾乎完全無人工廠的大車廠,不過賓士(Mercedes-Benz)製造商戴姆勒(Daimler)的最新決定卻出乎眾人意料,打算反其道而行,為了打造客製化的多款式產品,雖然廠內機器人可以做到,但戴姆勒發現用人類還比較划算。
- Mar 14 Mon 2016 15:55
帥氣卻也不失殺氣!SkyWall 無人機殺手登場

無人機不斷推陳出新,許多公司也致力於研發能與其抗衡的各式阻斷器,避免無人機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像是美國最大非營利性獨立機構 Battelle 在 2015 年就研發了一款 DroneDefender 來福步槍,能使用無線電波阻斷無人機的訊號。時至 2016 年,美國另一家公司推出全新的無人機殺手 SkyWall,利用帥氣的空氣砲發射砲彈,讓你將無人機「一網打盡」。
- Mar 14 Mon 2016 15:55
走得更穩不怕跌跤,Alphabet 次世代「Atlas」機器人!現身

不久前,我們才剛見識過人形機器人「Atlas」在山林中奔跑的景象,現在 Alphabet 集團旗下 Google 所收購的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又公布最新影片,次世代升級版 Atlas 不僅行動更迅捷順暢,跌倒了還能自行爬起,平衡力也大為提升,整體進步程度令人相當驚艷!
- Mar 10 Thu 2016 15:15
DNA 定序界爆發專利大戰,英美兩廠反目成仇
2005 年由牛津大學獨立創業的 DNA 定序廠牛津奈米孔科技(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是全球第一家成功推出奈米孔技術 DNA 定序儀器的廠商,其「小小兵」(MinION)定序儀相當受歡迎,並準備股票上市事宜,然而過去曾為合作夥伴的美國生技公司明光(Illumina)卻反目成仇,在此關鍵時刻掀起專利法律大戰。
- Mar 10 Thu 2016 15:15
宇宙最強黑材料!暗黑材質 Vantablack 第二代登場
- Mar 08 Tue 2016 14:44
加入 IBM Watson 的認知力,Pepper 機器人將變得更聰明

在約一年前,IBM 的超級電腦 Watson 學會了日語,現在它還想與日本最知名的機器人做更深入的交流了。據 The Verge 報導,軟銀的 Pepper 情感機器人將出一個由 Watson 驅動的版本,並有 SDK,方便開發者使用 IBM 的「認知計算」技術。
- Mar 08 Tue 2016 14:43
石墨烯引爆技術革命,商機上兆美元
- Mar 04 Fri 2016 11:21
馬斯克沒放棄超高速管道列車夢想,與 AECOM 聯手建造測試管道

正當美國新創團隊爭相打造「超高速管道列車」(Hyperloop)測試管道之時,美國航太公司 SpaceX 近日突然宣布,將與全球知名建築工程設計公司 AECOM 合作,計劃在今年建造超高速管道列車測試管道。此舉也顯示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並沒有放棄自己提出的構想,更打算進一步將它實現。
- Mar 04 Fri 2016 11:21
日本要打造全球最大漂浮太陽能廠!可供近 5,000 戶家庭每年用電量

2015 年 4 月,由日本京瓷及東京盛世利租賃公司合資興建的 2 座水庫「漂浮太陽能發電廠」竣工,拿下了全球最大漂浮太陽能電廠的頭銜。不過,時隔不到一年,寶座還沒坐熱,全球最大漂浮太陽能廠的紀錄恐怕就要被京瓷投資的另一個發電專案給打破了。
- Mar 02 Wed 2016 15:44
由 Google 所支持的生技公司 Calico,要對抗老化及延長壽命
- Mar 02 Wed 2016 15:44
三星、蘋果仍為 2015 年全球最大半導體客戶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表示,2015 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蘋果(Apple)仍為全球半導體最大買家,佔市場整體需求 17.7%。2015 年三星與蘋果一共消費了價值 590 億美元的半導體,較 2014 年增加 8 億美元。
- Feb 23 Tue 2016 14:29
不用再擔心排斥!科學家研發自動分解腦晶片

腦晶片用途甚廣,而在移植過程中,大腦對晶片若產生排斥,就會對病患造成危險,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近期就研發出一種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在病患腦中自動分解的晶片,未來將大大降低病患對晶片的排斥機率。
- Feb 23 Tue 2016 14:29
2016 年 CES 展主打 AMOLED 與 HDR,成電視市場推廣利器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29 日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402AB室,舉辦「CES 2016 & 消費性電子研討會」。TrendForce 旗下光電事業處 WitsView 資深研究經理范博毓,以「從面板看 CES 2016 消費性電子發展趨勢」為主題,分享 2016 年最新面板產業預測。精彩內容如下:
- Feb 05 Fri 2016 12:01
Netflix 將禁止 VPN 跨區連線,背後目的不單純?

美國影音串流媒體 Netflix 最近開始在全球多國提供服務,只是礙於版權問題,無法在所有地區提供一致的影音內容。有些使用者為了突破觀看限制,會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或代理伺服器(proxy)跨區使用服務,但以後可沒那麼容易了。Netflix 近日表示將全面封鎖 VPN 連線,禁止使用者跨區觀看影片。
- Feb 05 Fri 2016 11:58
實際數一數,Netflix 在台灣與港、韓、日、英、美的影片總數到底差多少?
Netflix 影音串流媒體在台灣的影片數量比較少,不過到底差多少,之前一直沒有辦法說清楚。畢竟沒有一個好辦法可以查詢 Netflix 在各國的影片總數,Netflix 也沒有公布過,因此大家也只能停留在一個「看似很少」的印象中。雖然在我們之前的教學報導中,示範過可以怎麼樣查詢你想看的影片在哪個國家的哪個網站,但是這個方法也不適用於查詢單一國家的總影片數量。
- Feb 03 Wed 2016 15:21
再厲害的程式都沒有人腦強!DARPA 打造人腦、電腦溝通晶片

美國國防部底下負責研發軍用高科技的部門 DARPA 又有一項變態的新計畫,他想打造一個可以翻譯大腦的晶片,並植入在大腦中,讓大腦神經直接跟電腦溝通,該計畫名稱叫做「神經工程系統設計」( Engineering System Design,NESD)。現今普遍的大腦與電腦的溝通系統,即是靠人透過手、嘴、眼睛輸入指令到電腦,以及靠電腦以數位聲音或影片的方式傳送訊號,透過人的耳朵和眼睛接收,但這種溝通品質並不理想。NESD 計畫經理 Phillip Alvelda 就形容,現今的大腦-電腦介面系統,像是兩個超級電腦用古早的撥接數據機溝通。
- Feb 03 Wed 2016 15:21
安全監控智慧化與智慧零售興起,2019 年人臉辨識產值可望達 4.5 億美元

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近年因為政府、企業、金融與消費者等領域應用而興起,未來 5 年產值將快速成長。TrendForce 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5 年人臉辨識全球產值為 2.3 億美元,2019 年將成長到 4.5 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達 17.97%,以亞太地區為最主要成長市場,全球佔比近 60%。
- Feb 01 Mon 2016 16:13
石墨烯下一個應用方向:人造皮膚

石墨烯這個神奇的材料,可能很快就被用來製造高度敏感的人造皮膚和可穿戴健康感應器。石墨烯是世上最薄也是最堅硬的奈米材料,並且透光率極高。正是這些特性使得它成為了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造皮膚的原材料。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嘗試透過 3D 列印方式將其打造成化學改性(Chemical modification)塗層。
- Feb 01 Mon 2016 16:12
機器人搶飯碗,軟銀推純 Pepper 手機門市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日前發出報告稱,機器人和 AI 興起,未來 5 年,全球前 15 大經濟體可能有 510 萬人丟掉工作;WEF 該份報份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日本軟銀(Softbank)就宣布要開設全球第一家「純機器人」手機銷售門市。